搜索

 

泰和

地 址:唐山市丰润区张良各庄村
马秀芹 手机:13803311285 0315-5153390 传真:0315-5167238
白国林 手机:13513398176 0315-5151176 传真:0315-5167238
王雪松 手机:13831518955 0315-5198096 传真:0315-5197238
高  阳  手机:13832562762 0315-5196096 传真:0315-5197238

扫一扫关注手机版

关注我们/Follow us

联系我们

 

客户反馈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产品展厅

 

等边角钢
不等边角钢

实力展示

 

企业实力
工厂设备

 

可信组件

© 2019 唐山泰和钢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22982号-1   

资讯中心

News Center

>
资讯中心

资讯中心

中钢协:2023年钢铁需求有支撑
$info.title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前表示,2022年,钢铁行业总体运行平稳。展望2023年,稳经济效应逐步释放将利好钢铁行业,对钢铁消费形成有利的支撑。协会将围绕积极探索产能治理新机制、大力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全面推进极致能效工作、努力实现原燃料保供稳价、积极开展钢材出口管理研究五方面开展工作。       围绕五方面开展工作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在2023中国钢铁市场展望暨“我的钢铁”年会上表示,2022年1-11月,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进口矿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6%,但仍处于高位;炼焦煤价格同比上升29%,喷吹煤价格同比上升27%。铁矿石成本有所减少,煤焦成本明显增加,煤焦成本在生铁成本占比已经超过铁矿石,给钢铁企业降本增效带来较大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四季度以来,在钢铁生产明显回落的情况下,铁矿石价格自10月底以来累计上涨超过40%,焦煤价格累计上涨超过10%,原燃料价格上涨缺乏基本面支撑,同时也提醒钢铁企业仍要保持合理生产和原料采购节奏,消除炒作因素。下一步,钢铁协会将继续推动形成煤炭产需平衡新机制,持续推进将焦煤列入动力煤同等管控一体化平衡,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推动煤炭国际贸易自由化。”骆铁军说。   骆铁军表示,过去十年,钢铁行业节能降耗取得显著成绩,2021年行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549千克标准煤,较2012年下降近9%。2021年以来,国家相继发布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引导钢铁加快淘汰落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技术攻关、促进集聚发展。   “2023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围绕五方面开展工作,主要包括积极探索产能治理新机制,大力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全面推进极致能效工作,努力实现原燃料保供稳价,积极开展钢材出口管理研究。”骆铁军表示。   展望2023年钢铁行业,骆铁军表示,稳经济效应逐步释放将利好钢铁行业,对钢铁消费形成有利的支撑。但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制造业出口增速回落,可能拖累钢材消费。2023年钢铁需求或小幅回落。     经营整体趋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表示,2022年,钢铁行业运行环境较为严峻,行业发展面临下游需求减弱、钢材价格下跌、原燃料成本上升等挑战,整体效益指标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面对困难与挑战,钢铁行业积极采取提质降本增效措施,狠抓产销平衡,全面对标挖潜,2022年行业运行总体保持相对平稳,近期钢铁市场和企业经营总体呈现逐渐趋稳的态势。   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钢铁需求下滑,供应相应减少。2022年1-11月全国粗钢产量达9.35亿吨,同比下降1.4%;粗钢表观消费量为8.87亿吨,同比下降2.7%。产销双双呈现回落趋势,预计全年粗钢产量为10.2亿吨左右。二是钢材价格反弹,行业效益企稳。2022年1-11月,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为123.64点,同比下降13.5%。11月以来价格小幅回升,截至2022年12月23日,累计涨幅近6%。2022年10月和11月行业效益已呈现企稳回升局面。   中信期货研报显示,对长流程钢厂而言,目前钢厂利润维持低位,部分钢厂或开启减产,预计1月产量会减少。需求端,现实需求疲弱,但需求预期较强。地产方面,融资端和销售端均有较大力度的政策出台,2023年将是检验政策效果的阶段,同时新的政策或陆续出台。短期地产端指标或延续弱势,但政策预期较强,对钢材或难构成较大的利空。基建方面,2023年1月,受工人返乡以及项目提前收工等因素影响,实物工作量或环比出现大幅下降。但基建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2023年上半年的政策或仍维持较强力度。
我国首部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发布播
$info.title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基础行业之一,钢铁行业担负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重要责任,推进高效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等环境责任,更担负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社会责任。11月20日,我国首部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以下简称《蓝皮书》)在北京发布,并对中国宝武、鞍钢集团、河钢集团、湖南钢铁集团、包钢集团、德龙钢铁集团、中国钢研、建龙集团、南京钢铁、宁波钢铁10家企业优秀履责案例进行了展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指出,《蓝皮书》不仅充分记载了钢铁行业始终肩负着的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积极满足经济建设需要、服务民生、改善生态环境、脱贫攻坚等重大历史责任,也书写了广大企业积极探索、实践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履责模式和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何文波强调:“这是首次以行业视角研究并记录社会责任履行的发展与实践、进步与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创性意义。当然清醒地看到,目前钢铁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责任能力建设工作有待强化、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占比有待提升等,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我们的社会责任工作仍有提升的空间,仍需广大钢铁人共同努力,接续奋斗,再攀高峰。”   《蓝皮书》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迈向钢铁强国的关键时期,钢铁行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客观要求广大钢铁企业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同样要发挥引领、表率作用。2022年是钢铁行业落实高质量发展意见要求的关键之年,加强以政策为导向的履责重点是钢铁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的重要内容。一是保障行业稳定运行,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三是稳步践行“双碳”目标,四是凝聚力量回馈社会。   何文波认为,钢铁行业一是全面履行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责任担当,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目前已有38家钢铁企业率先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24家钢铁企业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94家钢铁生产企业进入工信部绿色钢厂榜单,成立了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发布了《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三是始终高度重视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钢铁企业始终坚持将发展成果与社会共享,体现国家重要支柱产业的责任与担当;四是十分注重国际合作共赢,为“一带一路”国家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   国务院国资委行业协会商会党建局、工作局原局长张涛表示,《蓝皮书》的发布可以有效推动形成行业社会责任共识,推动企业自强、行业自律、政府支持、社会共建,无论是对于提升钢铁行业整体发展质量,还是支撑推动国家治理完善,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他用“六个有利于”概括了此举的具体意义:一是有利于把握行业整体社会贡献与发展要求;二是有利于服务配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突出反映行业社会责任贡献,实现以行业建设为重要抓手的社会治理协同和国家治理转型;三是有利于整个社会责任建设体系真正走向完善;四是有利于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境界,引领企业沿着正确的责任方向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五是有利于突出行业价值贡献的比较意义,增强行业人的履职自信心;六是有利于行业组织拓展服务价值领域,全面提升协会工作形象。   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蓝皮书》编制工作于2022年7月6日正式启动,经历了课题启动、问卷调查、案例征集、案例评审、完善成书5个阶段。《蓝皮书》分为总论篇和案例篇两大部分,其中总论篇对钢铁行业社会责任形式要求、实践进展以及钢铁行业社会责任管理与探索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明晰了钢铁企业未来履责的方向与重点;案例篇收录了20家钢铁企业的优秀履责案例,为钢铁行业及企业探索深化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宝贵经验。
国内钢铁PMI指数两连升:指数仍然偏低显示行业缓慢恢复
$info.title
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最新报告,2022年9月国内钢铁PMI指数为46.6%,环比回升0.5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回升。报告称,这显示钢铁行业运行有所恢复,但指数水平仍然偏低,表明钢铁行业恢复较为缓慢。分项指数变化显示,9月份,钢铁市场需求有所恢复,钢厂生产小幅回升,月内钢铁价格先抑后扬,但整体低于上月水平,原材料价格整体小幅下跌。预计10月份,钢材需求有望继续恢复,钢厂生产或保持上升,钢材和原材料价格可能有所回升。 报告分析,9月份,国内钢市需求较上月有所改善,市场情绪也有所改观,但需求水平不及往年同期。而钢厂生产方面,一方面,需求端改善对企业生产有所带动,另一方面,市场传言明年压减粗钢产量将以今年产量为基数,因此企业抓紧生产以提高基数。生产指数为47.9%,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不过,报告指出,虽然供给端有所回升,但指数水平仍处于50%以下,处在收缩区间,且产量增幅也相对较小,表明钢材市场供应恢复较为谨慎。 报告对10月份钢材市场需求持乐观态度。报告提到,从往年经验看,由于气温适宜作业施工、四季度经济冲刺等因素,10月份钢材需求端经常较9月份稳中有升。今年9月末时钢市成交放量表明企业对于国庆节后的需求有所期待。 此外,从行业来看,随着稳投资政策进一步实施,加上天气进一步转凉对于下游工地施工更加适宜,基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房地产行业当前已处于相对底部,短期继续大幅下滑概率不大,因此对大宗商品市场也有一定的需求韧性。 不过报告也提醒,10月中下旬北方部分地区气温下降较快,局部地区钢材需求或将有所放缓。
专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下半年钢材需求有望保持复苏态势
$info.title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缴翼飞北京报道 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严峻复杂。特别是二季度以来,钢铁需求整体偏弱,原材料和燃料价格高位运行,钢材价格大幅回落,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 钢铁行业和企业要如何应对目前的困难局面?针对当前钢铁行业市场波动及未来走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范铁军。 范铁军认为,当前钢铁市场出现供需错位,应加强行业自律,主动控制生产节奏,今年全年的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将是大概率事件。随着中央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下游行业逐步复苏,下半年我国钢材市场需求也将好于上半年,供需形势有望得到改善。 行业脱困亟需主动控产 《21世纪》:你认为目前钢铁行业景气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下行压力? 范铁军:今年上半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严峻复杂,钢材市场呈现“需求持续减弱、库存不断上升、价格快速下跌、利润大幅下滑”的运行态势。特别是二季度以来,国内多地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尤其是上海为主的华东地区和北京为主的华北地区受到较大影响,造成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低于预期,进一步加剧钢材市场供需矛盾。 在此情况下,加强行业自律,主动控制生产节奏,是短期内全行业能够快速走出困境的唯一途径。 从钢材供给侧看,面对今年二季度市场变化,各钢铁企业通过停限产、合理安排检修等措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铁、钢、材的产出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1-7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6.09亿吨,同比下降6.4%;7月,全国日产粗钢262.68万吨,环比下降13.15%。 从钢材需求侧看,由于第二季度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受影响较大,下游主要用钢行业多项指标同比负增长,特别是房地产、工程机械、家电等行业,钢材市场需求低于预期。若不考虑库存变化,1-7月钢材消费5.52亿吨,同比下降6.8%。 《21世纪》: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多次明确,今年将继续开展粗钢产量压减工作。7月份全国粗钢日产已经创出了近三年以来同期水平的最低值,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粗钢产量是否已经进入到了下降周期? 范铁军: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节奏放缓,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加大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导致下游行业需求低于预期,钢铁企业通过减产止损以避免亏损面继续扩大,这是粗钢产量下滑的主要原因。叠加环保限产和国家粗钢产量压减工作的开展,今年全年的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将是大概率事件,而且下半年的减产压力将小于去年同期。 接下来,钢铁行业宏观层面政策仍将保持不变。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钢铁行业发展的主线,严格落实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用地、产业政策和产能置换等相关要求,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新增钢铁冶炼产能,严肃查处各类钢铁产能违法违规行为,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 在粗钢产量压减方面,继续实施“有保有压”的差别化政策。在重点区域上突出压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粗钢产量;在重点对象上突出压减环保绩效水平差、耗能高、工艺装备水平相对落后的粗钢产量。 下半年有望改善供需矛盾 《21世纪》:“金九银十”的钢市旺季临近,钢铁行业的供需矛盾,能在下半年得到多大的缓解? 范铁军:在国家稳增长的目标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和复工复产的推进,钢材需求将逐步释放,基建发力将对钢铁需求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地产出现交付风险的情况下,房地产、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消费恢复仍有不确定性,钢材需求改善或将不及预期,钢材价格水平有望跟随需求有效释放震荡上行。 随着国家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的接续政策措施逐渐发力,下半年下游行业需求总体保持复苏态势,预计将好于上半年。 从房地产行业看,下半年我国将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指导作用,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房地产投资有望企稳。 从基础设施建设看,目前多地重大项目建设已进入投资放量加速期,下半年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预计全年投资增速将达到10%左右。 从机械行业看,得益于国家采取的相关积极措施,机械行业复工复产趋势好于消费市场的复苏,5月运行情况好于4月,6月好于5月;乐观估计,2022全年机械行业的工业增加值有望实现5.5%的增长。 从汽车行业看,7月份我国汽车产销环比分别增长31.5%和29.7%,结束了下降趋势,回暖信号强烈。下半年,购置税减半政策的效果还会持续显现,乘用车市场回暖势头也会进一步加大,新能源汽车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预计全年汽车产销将保持稳定增长。 综合判断,预计2022年全年钢材消费量呈现小幅下降态势,但仍将保持高位。 随着中央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下游行业逐步复苏,下半年我国钢材市场需求将好于上半年,环保限产、粗钢产量压减等政策仍将持续发力,对供应端将产生一定影响,供需形势有望得到改善。 《21世纪》:目前的钢铁行业低迷,是否将会带来新一轮行业兼并重组? 范铁军:行业发展经历的困难时期越长,产业格局的变化可能就会越快,这是市场发展规律决定的。企业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导致我国钢铁行业对外采购原料无话语权、对内钢材市场竞争无序,这是制约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痛点”之一。这种发展格局必须改变,否则就不可能真正实现钢铁强国。 钢铁业通过战略性重组,并进行有效整合,可有效解决钢铁行业发展的三个问题:一是可通过行业自律实现产需动态平衡、市场稳定;二是可集中优势资源,突破关键共性技术,解决行业发展的堵点难点;三是可集中采购,获得国际铁矿石市场采购的话语权。 从长远来看,钢铁产业格局发展方向必然是形成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等领域形成专业化领航企业,以及通过钢铁企业集中地区的区域性重组形成区域优势企业。钢铁企业应充分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做好应对准备,积极主动谋划重组整合。 “双碳”之下更需关注能源安全 《21世纪》:最近夏季高峰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多地也对以钢铁为代表的高载能行业进行了有序用电的限制。随着未来电炉炼钢比例的逐渐提升,应该如何保障钢铁行业终端用能和生产的稳定? 范铁军:由于历史和资源禀赋原因,中国钢铁流程结构一直以长流程为主导,2020年我国电炉钢产量占比仅10.4%,与世界平均水平30%左右、美国近70%的比例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在“双碳”背景下,流程结构调整是我国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未来,随着废钢资源、电力等支撑条件逐步完善,工艺流程结构调整是必然趋势,但调整周期可能会较长。预计中国电炉钢比例从10%提高到30%,需要耗时25-30年甚至更长时间,其间必然伴随着持续波动和调整。 因此,保障钢铁行业终端用能要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大力开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钢铁企业主要能源消耗为煤与焦炭,用能结构中电力仅占6.3%,而电力消耗中绿电比例现状不超过1%,新能源总体利用水平仍较低。钢铁企业拥有大面积可用于光伏发电的屋顶,同时钢铁企业是用电大户,十分适合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推荐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安装形式,所发电力自发自用,用于日常生产,既能体现节能降碳理念,又能提供绿电供应。 二是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当新能源的比例越来越高时,因其波动性、间歇性,源网荷储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负荷用户,在未来新能源发电侧灵活性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要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钢铁企业必须要深度参与到系统运行的调节中来,并通过灵敏的价格信号充分挖掘用户侧的灵活性潜力。 三是提高钢铁企业自发电比例。钢铁工业近年来自发电水平提高很快,2021年我国钢铁行业自发电率为54%,但仍有较大潜力。根据殷瑞钰院士提出的钢铁“三大功能”理论,即“产品制造功能、能源转换功能和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在未来循环经济中,钢铁可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钢铁联合企业完全可以做到“只买煤,不买电”。据理论计算,无焦化的钢铁企业自发电率可以做到80%,有焦化的可以做到110%。这几年不少先进企业的成功经验已证明这是有可能实现的目标。钢铁企业应继续提升余热余能利用效率和自发电比例,在降低能源直接消耗,实现低碳生产的同时保障自身电力供应。
唐山重塑钢铁产业格局,炼钢企业减至20家以内
$info.title
钢铁重镇唐山开始实施“1+3”计划,整合重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部分钢企注定要走向被淘汰或者兼并的命运。6月2日,唐山市政府对外发布《唐山市钢铁行业“1+3”行动计划》(下称“1+3”计划),即以钢铁企业为主体,提升环保水平、实施技术改造、推进多元化投资。“1+3”计划要求,今年年底前钢铁企业全部完成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升级改造。   该计划还要求,加快当地整合重组的步伐。计划到今年年底,唐山市高-转长流程钢铁企业数量控制到22家左右;到2025年底,全市的长流程钢铁企业数量控制到20家以内。粗钢生产方式可分为长流程高炉和短流程电炉。短流程在环保节能上更有优势,但中国大部分钢厂属于长流程钢厂,它们生产的粗钢占全国约九成,主要分布在湖北、四川、重庆、广东、浙江等省市。这是唐山近年出台的首个钢铁行业行动计划,也是首次明确要将长流程钢铁企业数量控制到20家以内。   据《唐山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截至2017年底,全市入统钢铁冶炼企业40家。这意味着,2017-2025年这八年内,唐山炼钢企业将被砍掉一半。“无论是兼并重组还是淘汰落后产能,政策落实过程中必然会有产能被优化,整体产能将减量。”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此前,国家发改委提出今年继续推进压减粗钢产量工作,唐山地区任务最重;在今年钢价低迷的情况下,唐山钢企正面临利润缩水甚至亏损;现在,行业再升级的压力又进一步加大。   唐山是钢铁产业大市,拥有中国最大的钢铁产业集群体,但同时面临着企业数量较多、产业布局相对分散、钢材深加工不足、环保压力大、创新能力不强等制约产业发展上台阶的问题。这大大削弱了唐山钢铁产业的竞争力,众多钢企的节能减排投入高、环保限产企业损失大、改造升级约束多。随着全国钢铁行业结构性改革推进、“双碳”对钢铁行业环保要求逐渐提高,唐山钢铁产业亟需构建新格局。   “以两周原料库存进行测算,上周螺纹钢利润约133元/吨,利润空间有限。很多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甚至已经亏损。”。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6月15日,国内十大重点城市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为4653元/吨,较前一日下跌27元/吨;同比下降约9%;较去年5月的市场高点则下降超两成。期货方面,6月16日上期所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震荡下跌,收报4506元/吨,跌幅为1.92%,同比下跌约10%;较去年市场高点下降约25%。宝城期货认为,目前螺纹钢供需两弱,淡季特征明显。据我的钢铁网最新调研数据,本周唐山地区主流样本钢厂平均铁水不含税成本为3535元/吨,平均钢坯含税成本4508元/吨,与6月15日普方坯出厂价格4380元/吨相比,钢厂平均毛利润-128元/吨,周环比下调187元/吨。除钢坯外,唐山型钢、带钢、板材、建材多个品种利润均为负值,管材等盈利产品毛利也呈日环比下降态势。我的钢铁网指出,唐山型钢厂家整体库存偏高,供应压力较大。近日来厂商多以优惠促出货,下游用户观望情绪浓厚。建材现货价格也随着期货跳水,且低价资源成交并不理想。房地产行业是钢材的主要消费市场,景气程度直接关系到钢厂出货。国家统计局5月数据显示,1-5月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约83.2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房屋新开工面积5.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1.8%。冠通期货指出,当前炉料需求见顶,成本压力减弱,预计短期螺纹钢价格仍有下行空间。我的钢铁网指出,截至目前,唐山共计检修一座高炉,日均影响铁水产量约0.33万吨,考虑到高炉闷炉成本较大,部分钢厂进行休风减产操作。   在市场整体需求低迷、减产压力增加的情况下,钢厂检修数量会逐步增多。我的钢铁网预计,6月底-7月唐山及周边,将有共计7家钢企10座高炉陆续检修,日均影响铁水产量约3.47万吨。其中涉及四座高炉为置换淘汰产能,在新产能投产前存在短时间产量断档期,届时唐山高炉产能利用率将会逐步下降。“钢厂一旦选择全面停产,将面临银行利息偿付、职工工资等基本问题,容易变成‘一潭死水’。”王国清说,“所以一般钢厂会选择减产而不是停产。”   随着“1+3”计划下发,部分唐山钢铁企业则不得不选择停产了。王国清表示,该计划将使本地钢企面临生存考验,部分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的企业,面临的压力最大。据我的钢铁网调研数据,唐山市现存15座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涉及产能3.6万吨/日。截至6月2日,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有6座正在运营,涉及产能约1.5万吨/日,占全唐山日均铁水产量36.4万吨的4.1%。根据“1+3”计划,这15座高炉需要在今年底完成升级改造,否则将被关停。据去年唐山市《关于报送钢铁行业企业限产减排措施的通知》中对全流程钢铁企业的执行名单,唐山市约有25家全流程钢企。其中首钢京唐公司拥有千万吨产能级,首钢迁安钢铁公司为800万吨以上产能,多数钢企为500万吨以下产能。按照“1+3”计划目标,今年年底将有其中的三家企业被淘汰或兼并。行业新一轮重组在即。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中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其中的“唐”便是曾经辉煌的工业重镇唐山。唐山市的产业转型,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缩影。早在清末,唐山开滦煤矿就已进行规模化开采。这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大型机械化采煤煤矿。目前该煤矿仍在开采中,为河北省国资委独资所有。由唐山市代管的迁安市,拥有国内四大特大铁矿带之一的迁安铁矿,目前铁矿储量约为27.2亿吨。有煤有铁,成就了唐山的近代工业。中国第一座机械化采煤矿井、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等,但诞生于唐山。钢铁、水泥、化工等也因此成为唐山主导产业。业内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世界钢铁看中国,中国钢铁看河北,河北钢铁看唐山”,足见唐山在中国钢铁行业的地位。   进入21世纪后,辉煌的重工业却成为了唐山产业转型的拖累,煤窑遍地、产能过剩、污染严重等问题持续困扰着这座城市。唐山市资源依赖的弊病逐渐显现。据《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报道,当时河北省钢铁企业多达200多家,年产量超过500万吨的仅有两家。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   2005年10月,河北省决定将唐山钢铁集团、宣化钢铁集团和承德钢铁集团合三为一,正式挂牌成立河北唐钢集团(下称唐港集团)。这是河北及唐山钢铁行业掀起的第一次重要重组。 2008年6月,重组继续。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合并成立了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河钢集团)。唐钢集团成为河钢集团的子公司。 2013年10月,国务院出台淘汰落后产能规划,提出五年内压减8000万吨钢铁产能。其中钢铁第一大省河北压减6000万吨,唐山则承担压减4000万吨的任务,占总压减任务的一半。   唐山钢铁行业因此进入兼并淘汰潮。据《唐山劳动日报》,从2013年至2019年8月来,唐山累计拆除和封存转炉91座、高炉56座,压减炼钢产能4969.25万吨、炼铁产能2851万吨,钢铁企业由2012年的58家减少到38家。据唐山市统计局数据,2016年至去年底,唐山已压减炼钢产能3937.8万吨、炼铁产能2635万吨,压减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截至2022年3月初,唐山全市钢铁企业排名前十的钢企产能占比约64%,但距离此前规划中要求的占比80%以上还有一定差距。今年,国家发改委强调要继续推进压减粗钢产量的工作,确保实现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京津冀是压减粗钢产量的重点区域,唐山则是重中之重。今年1-4月,全国累计生产粗钢3.36亿吨,同比下降10.3%。其中,唐山市粗钢产量为3933万吨,同比下降517万吨,降幅为11.6%,压减量约占河北的四成。我的钢铁网表示,目前市场传言的政策性限产、联合减产等消息暂无确切相关文件印证,但已有部分钢厂在观望和商议是否要进行例行检修。   唐山推动新一轮重组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尽快形成钢铁产业新格局。 按照“1+3”计划,唐山将这个产业新格局命名为“248”。首钢(京唐、迁钢)、唐钢新区两家大型钢铁集团将作为主导;沿海、迁安、滦州、迁西(遵化)四大片区作为支撑;产能规模达到500万吨左右的八家地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重点。其中,推进市中心钢企退城搬迁是重要工作内容。唐山计划,今年底沿海钢铁产能达到全市总产能的43%以上。2020年,拥有70多年历史的唐钢集团开始启动退城搬迁行动,从唐山市中心迁之唐山市乐亭县。乐亭县位于该市东南部,东南濒临渤海西岸。据《光明日报》在今年初的调研结果,唐钢集团等钢铁企业向沿海搬迁已完成;主城区280家陶瓷企业全部关停搬迁。“唐钢集团等钢厂搬迁,给唐山市的规划留下了有效的缓冲空间,减少城市物流的拥挤。”王国清表示,但对于钢企而言,搬迁同时意味着成本和负担,比如设备的重新购置、建设成本等,容易面临亏损。为保持本地钢铁产业优势,“1+3”计划提出将提升优质、特种钢材比重。目标到今年底,钢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达到40%以上;到2025年底,钢材产品持续多样化发展,每家钢铁企业拥有终端钢铁产品一项以上,并延伸向汽车、家电、装备制造、建筑、钢结构等下游产业。 除钢铁产业外,唐山市也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市正在试图摆脱“钢城”的旧印象,积极打造“港城”形象。化工、陶瓷等制造业也将向曹妃甸等沿海地区转移。据唐山市海洋口岸和港航管理局资料,唐山市拥有长达229.72公里的海岸线,超过天津、秦皇岛等海岸线长度。2021年,唐山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由2010年的2.46亿吨提升至7.22亿吨,已成为全球最大铁矿石接卸港,最大的钢材、煤炭输出港。 唐山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唐山市第二产业即工业级建筑业生产总值4546.8亿元,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和商业的生产总值3077.3亿元,分别占总产值的55%和37%。后者累计增长幅度为10.2%,远超以钢铁为支撑的第二产业4.1%的增长幅度。